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名家 | 中博协博物馆学专委会秘书长蔡琴:中国博物馆110年的发展历史是不断民主化的进程

2015-12-26 弘博网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琴女士在博物馆学研究方面很有心得,著述颇丰,10多年前就出版了博物馆职业道德的专门论著,近期出版的《浙江博物馆史研究》一书,从微观角度入手,通过近十年的时间细致梳理了浙江地区档案,以小见大,填补了地方博物馆史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我们从另一角度整体了解中国博物馆110年的发展面貌带来了启发。本期弘博访谈听她分享博物馆史研究的心得,以及如何在做展览中融入自己的研究成果。

蔡琴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01

博物馆史能帮助明确现在工作的创新点弘博网(以下简称“弘”):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博物馆史研究这方面工作的?蔡琴(以下简称“蔡”):首先,博物馆历史的研究很重要的,回望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同时,研究历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过去和现在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前人的先见和创造性能够启发后辈,不同时代对过去的不同看法也是值得关注的事情。还有一点,博物馆史能够更好地明确现在工作的创新点所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原来就有的,什么是创新的,这其实并不利于创新,很多领域都在反思这个问题。属于模仿的,就不是原创。而只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创新出来的理论、方法才是一种真正的创新。所以我认为梳理历史之后再看现实很有趣,这也是为了当今的发展找寻动力,这是我做十年研究工作的心得。



浙江省博物馆

弘:现在学界的博物馆史研究是一种什么现状?您如何看待自己所做的研究?

蔡:我认为我们站在前人肩膀上,应该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博物馆有些方面的论著,国外已有几十本或更多的相关成果,而一些领域就比较空白,比如地区博物馆史的研究,这往往只能依托于档案,而档案整理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并且也不能局限于档案,但是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我的研究是2005年习近平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提出在浙江建设文化研究工程。我的选题是从浙江近代文化机构例如学校、博物馆这一方向入手,当时成为浙江文博门类唯一入选的单独立项项目,立项当时是一个殊荣,人总有那么一点虚荣,可是做起来就没那么自在了,一直做了10年,也可能是我愚笨的缘故。现在研究成果基本出来了,虽然仍有不少问题,但毕竟搭建了一个框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02注重地域文化表达向注重区域总体历史的转变
弘:就浙江博物馆史的研究成果来说,您觉得最有意义的是哪部分?

蔡:浙江博物馆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比南通博物苑迟一点,但两者处于相似的历史背景下。民国初期,民智初启,经济也有过短暂的繁荣;之后因为战争,博物馆事业也随之萧条;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二十年,博物馆发展也以苏联模式为主。这是中国博物馆早期历史的一个缩影。我做了一些梳理,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分析其特点并与当前工作相比较。在浙江博物馆建立初期,已经具备了很多现代博物馆的专业形态和模式,如基本陈列、临时展览,社会教育活动,文物征集等,也有送展览到学校、把标本借给学校展示等今天仍然实用的形式。再如,浙江省博物馆在1949年前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座注重地域文化表达的博物馆,当时博物馆内有茶叶专题展;到五十年代,当时地方性博物馆要反映当代社会改革的成果,浙江省第一个出国的展览(50年代去捷克的展览)是以丝绸为主题的;此后各地县,如海宁、嘉兴等先后建立了一批小型博物馆;到八十年代,博物馆总体建设开始抓住地域特色,浙江建立了专门的丝绸博物馆、茶叶博物馆,将其从综合性博物馆中剥离出来,而综合博物馆的展览更加宏观,开始注重区域总体的历史。

03博物馆要营造多元对话的氛围

弘:多年的博物馆学研究,给您带来了哪些启示?这些感悟在您博物馆工作实践中又发挥了什么作用的?

蔡:博物馆的一个根本职能,就是借以前的事情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即在一种多元文化的交流中,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当下和未来。学习历史,是为了启发人们从当前丢失的、需要关照的东西中汲取养分。博物馆要坚持启蒙教育的理念,不能对公众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或者是洗脑。博物馆的展览和宣教工作重点是传播,不是宣传。宣传含有主观成分,我个人认为最恐怖的就是将观点强加于人,而知识及启迪心灵的东西完全可以客观表述。文字表达也是如此,“我国”、“我省”等词,就带有主观情绪,应该改成“中国”“浙江省”,微妙的文字之差,意义完全不同的。洗脑和宣传,易引起逆反,客观表达则更易让人接受。多年的研究让我看待展览、历史都从一种客观的角度出发,历史从来不是属于谁的,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负面都有。


博物馆体现多元文化的包容,这是社会发展必需的。博物馆尊重多元文化的碰撞,这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绝对不能一元化。博物馆创造了这样一个空间,成为了很多人治愈心灵的原料、启发艺术思路的源泉。博物馆的作用就是多元交流,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例如,博物馆中不应该营造出一种感觉——认为主流社会的文化具有优势,而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或少数族裔是非主流的。在博物馆生态中,众物平等。很多人理解博物馆中的老物件就是我们的记忆,我认为不是这样,所谓的记忆是当代人对过去的态度,而每个人的记忆是不同的。

“南腔北调·中国戏曲文化展”

弘:博物馆要怎么做展览,才会营造出这种平等、多元对话的感觉?

蔡:国际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在这点上比较有共性,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品丰富,融合当代艺术、民族艺术,不同的人群都能在这里都能找到身份认同。例如,现在丝绸之路的展览是个热门话题,我也写文章专门剖析,感受到展览可以分成物物交流、制度层面、价值观层面。展出的文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背后的各种社会纷争以及利益关系,最后是价值观层面的交流。近期看到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联合打造的“南腔北调·中国戏曲文化展”,它没有传递昆曲和秦腔谁比谁更高雅的信息,只是对南北方不同艺术形态进行比较和展示,更没有文化霸权意识,我觉得这个原创展就很好,做到了营造平等对话的感觉。再比如还是南博的“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温婉”二字取得很好,以小见大,没有价值判断,没有加定语和后缀,容易让普通观众有共鸣。所以我认为,当前而言展览还是要以小见大,落脚点不一定要大,寓意深就很好,这与写文章是一样的,忌讳宏大叙事而无内容。

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

弘:您刚才阐释了在博物馆内容设计方面的一些理念,那形式设计又如何呢?

蔡:我确实也认为设计非常重要,有时设计就是内容,内容就是设计,因为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整体的氛围。跟设计直接相关的,一方面是体验,一方面是审美。审美是一个很高的层面,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我们缺少审美方面的引领,博物馆的很多展览做得并不美。一般而言,展览一定要从内容出发,依据内容设计形式,形式设计应符合一般美学标准,灯光、橱窗等不能给观众不舒服的观感。文物本身也很重要,展览主题应该得到很好的诠释,而形式是一个整体,文物融入之后要整体感觉很好才可以,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观众看展的体验,不能只是为了形式美。

04从110年博物馆史看中国博物馆最本质的变化
弘:您通过多年来博物馆史的研究,认为中国博物馆110年发展史中最本质的变化是什么?

蔡:你问我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我认为110年博物馆史就是博物馆的民主化进程。这个说法感觉有点宏大叙事,但是,我试图比过,我在做浙江博物馆历史研究的时候一直在比较,具体真的很难比较。就拿参观流量来说,上世界30年代初居然有20多万的年参观流量,这是什么概念,当时杭州有多少居民?当时交通又多少不方便?今天看来,张謇当年做的事、提出的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所以,我把这110年的最大变化归纳为民主化的进程,大致有三个步骤:


首先,是历史文化遗产向公众开放,为全人类共享。以卢浮宫的开放为例,在当时公众对科学文化的追求、民主意识觉醒的背景下,实际接待人数很少,每天大约接待几批,每批十几个人,但是无论如何,人类文化遗产已经不是某些人独享的专利了,为大家共享。中国博物馆的肇始,也是同样道理。


其次是博物馆免费开放。这是中国博物馆110年史上最大的变化,也是亮点。免费开放前曾有家长因为门票原因让孩子进去参观自己则在门外等候的例子。现在就不同了,无论有没有钱,都可以享受博物馆资源。


第三步,是很重要也是正在发生的——让所有人真正拥有博物馆。博物馆人意识到大众需要艺术化,开始借助于文创产品等,向观众解释古代与当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博物馆的原意有“神庙”的意思,神庙里有神职人员解释教义,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职责有点神职人员的意思,即帮助观众了解古代和艺术。例如,当观众进入博物馆,无法理解青铜器上的铭文,不但没有产生历史文化主人翁的感觉,相反感觉很自卑,因而现在的博物馆工作应该使老百姓能够真正看懂展览,读懂博物馆,得到启发。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也都越来越强,就是要求专业人员既要精深,又要有综合能力,即关注展陈方式、注重观众理解、创意活动等方面。

小编说

小编说

回首110年前,张謇在创立南通博物苑时很多理念并不比现在落后。直到今天,不论是免费开放,还是一些公共服务方面的理念,或是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方面,其实并没有本质变化。变化主要在于社会教育的手段、方法更为多元,架构的服务体系也更加多样,博物馆类型更为全面,还有就是非国有博物馆的建立与发展。这些是中国博物馆百年发展史中的变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往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